会议专题

粤西云开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

华南是一个重要的前寒武纪地体,它主要由北西部的扬子地块和东南部的华夏地块构成,并在新元古早期(1000~800Ma)沿着江南造山带拼合在一起.对云开地块基底组成和形成以及花岗岩成因等研究对于确定其构造归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云开信宜、罗定以及高州附近的基底变质岩进行的主一微量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2个样品为变质沉积岩,一个混合花岗岩为强过铝S型花岗岩。对4个样品(YK-10-1,YK-16,YK-19,年代学分析,这些碎屑锆石以岩浆成因为主,YK-13-3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少数为变质锆石。表明这些相对年轻的锆石的母岩浆源岩的复杂性,或有反应了不同程度新生幔源岩浆的混合。中元古一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活动主要是古元古一新太古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而古元古早期一新太古代晚期的岩浆活动既有古老物质的再循环,也有新生地壳的产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云开地区新元古变质沉积物的源区较为复杂,但以石英质沉积岩以及长英质火成物源区为主,少数中性和镁铁质火成岩。沉积物中含有大量古老的地壳物质,沉积盆地背景表现为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不同时代沉积岩的碎屑物质组成变化表明在650Ma与610Ma之间,云开地体沉积盆地的物源区发生了变化,暗示在此期间沉积盆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影响,使得扬子地块隆升而华夏地块相对沉降,在610~580Ma之后沉降盆地开始接受来自扬子地块的碎屑物。这次事件很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以及随后的Gandwan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

岩石学 基底变质岩 化学构成 形成机理 粤西云开地区

周雪瑶 于津海 王丽娟 魏振洋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6

国内会议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31-132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