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大六冲火山碎屑岩的晶屑粒度分布(CSD)特征及其火山学意义
火山喷发物记录了火山喷发时岩浆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利用火山喷发物定量结构分析来探明岩浆作用过程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云南腾冲大六冲火山是腾冲火山区的最高峰,主要喷发物为火山碎屑岩.在前人对大六冲火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六冲的火山地质特征、喷发物的岩相学特征及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区分出大六冲两个喷发期次的火山碎屑流产物,分别为位于北东向的A组熔结凝灰岩及位于南东向的B组熔结凝灰岩.将两组熔结凝灰岩按照地貌和岩相学的变化分别划分为近源相、中源相及远源相.其中,近源相的熔结凝灰岩主要以出现含浆屑条带的斑杂状构造及柱状节理为特征;中源相熔结凝灰岩则是以出现大量的岩屑团块和球状风化为主;远源相的熔结凝灰岩出露不完整且蚀变程度高.从距离火口最近的近源相到最远的远源相,大六冲晶体的定向性依次增强。在火山喷发柱垮塌初期,火山碎屑流中晶屑大小混杂极其紊乱,因此先沉积的晶屑杂乱分布,随着后期火山碎屑流的不断向前推进,晶屑的长轴方向趋向平行于火山碎屑流的流动方向,因而晶屑会出现明显的定向性。
火山学 碎屑岩 晶屑粒度 分布特征
曹园园 李霓 于红梅 张柳毅 龚丽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79-179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