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洋壳俯冲到大陆碰撞:红安-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碰撞后镁铁质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俯冲隧道中板片-地幔相互作用性质是理解俯冲带镁铁质岩浆地幔源区性质的关键.本文对红安和大别造山带中碰撞后镁铁质岩石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包括锆石SIMS法U-Pb定年和O同位素分析、LA-(MC)-ICPMS法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个大陆俯冲带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板片-地幔相互作用,由此所形成的地幔源区表现出一系列差别,由此可以解释红安和大别造山带中这两类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差异。碰撞后镁铁质岩石所反应的两种类型板片-地幔相互作用,记录了大陆碰撞过程中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的构造转变。

构造地质学 洋壳俯冲作用 大陆碰撞 镁铁质岩石

戴立群 赵子福 郑永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国内会议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90-191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