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儿山地区产铀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苗儿山地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铀资源基地.区内苗儿山复式岩体产有苗儿山铀矿田,与铀矿床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Sr-Nd同位素测试详细分析了产轴岩体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豆乍山岩体显示为高(87Sr/86Sr)i和低εNd(t)的特点,与华南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也与南岭地区的强过铝花岗岩类似,表明这些花岗岩应是较老的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豆乍山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时间在206±1Ma,时间上处于上述的同碰撞向后碰撞过渡阶段,而在花岗岩构造判别图上位于同碰撞花岗岩和后碰撞花岗岩交界的地方,证明本花岗岩体很可能是加厚的地壳发生之后的晚期,而伸展-减薄作用又刚刚开始阶段熔融的产物。而其后花岗岩属于印支主碰撞运动之后的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矿物学 产铀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构造
李妩巍 陈卫锋
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长沙 410007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24-22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