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成矿作用

21世纪矿床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基于地球动力学、流体地质学和非线性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新思路,探索巨量金属堆积的机理,发展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点是成矿地球动力学、层圈之间、尤其是壳幔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过程和结果以及制约其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强调特别事件、矿质巨量供给、巨大能量系统、流体等作为大规模富集成矿的几个重要因素。矿床所在构造岩片、构造单位的属性和层次;矿床所在围岩的组成和结构。矿床的成矿物质、构造岩片、矿体围岩的组成取决于核元素的燃烧阶段,而它们的层次、属性与结构则取决于构造体制的发展演化及其在涡旋-甩出构造系中所在的部位。其两个方面都取决于热核反应过程中所决定的陆核(古陆块)体制、板块构造体制和抽拉构造体制,由构造体制所决定的统一地质-成矿场制约下的多重岩片控矿机制—成矿作用,必然反映到矿床所处的构造岩片的层次和矿床所在的围岩中,充分研究矿床的围岩和构造岩片的地质构造特征,对矿床的普查找矿、勘探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矿床学 全球动力学 成矿作用

杨志华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广州

中文

372-37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