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花山复式岩体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
华北地块南缘作为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与金、钼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构成了重要的金、钼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花山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精确定年,同时对该复式岩体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确定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成因,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花山、蒿坪岩体和五丈山岩体进行对比,为进一步探讨其成岩成矿关系提供岩石学和同位素方面的依据.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山岩体中细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28±1Ma(N=18,MSWD=0.60).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富集LREE,Rb,Ba,K,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Zr,Hf,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总体Eu异常不明显,矿资料显示该复式岩体外围的金、钼矿床与花山、蒿坪岩体近于同时形成,矿化受岩体热力梯度的控制,多金属矿化组合在空间上具有分带规律性,表现为离岩体由近到远,温度由高到低,矿物组合由钼-黄铁矿→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的变化。总体看来,花山复式岩体外围金、钼矿床的成因可能与晚期高分异的花山、蒿坪岩体的联系更为密切一些。
岩石学 花岗岩体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豫西花山
聂政融 王晓霞 柯昌辉 杨阳 吕星球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27-42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