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印支期中基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青海格尔木地区东昆中复合岩浆弧地处昆仑造山带及柴达木盆地交界处,昆北,昆中,昆南三条大型断裂带呈近东西向延展. 本文所述中基性岩主要出现在东昆中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北侧,出露范围不大,总出露面积约1km2,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粗粒辉长岩、中细粒辉长岩、辉绿岩及辉长闪长岩,围岩为早二叠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同时在附近伴生有一套硅质岩。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印支期中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整体上表现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玄武岩的特征。中基性岩偏高的Si02含量,Mg#较低,高钙高钾的特征反映该中基性岩岩浆形成深度较浅,应受到了较强的地壳物质同化混染作用,且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应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对中基性岩的三个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的年龄分别为辉绿岩246.6±1.8(MSWD=0.44),辉长岩240.1±1.4(MSWD=2.4)及辉长闪长岩234.0±1.2(MSWD=0.93),属于早-中三叠世。早-中三叠世时期,古特提斯洋正在向北面的柴达木板块下俯冲消减。受俯冲挤压作用影响,使得岛弧后侧岩石圈伸展-减薄,地幔物质上涌并上升侵位,与地壳物质经历了一定的同化混染作用,形成该期中基性岩。

岩石学 中基性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年代学 地质构造 印支期

金鑫镖 朱云海 刘力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武汉 4302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 湖北地质调查院,武汉 430034

国内会议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广州

中文

487-48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