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五龙沟地区晚二叠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以五龙沟黑石山东部的花岗闪长岩研究对象,对所采集的花岗闪长岩样品K61和K63-1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60.4±2.3Ma。对样品的锆石Hf同位素测量,具中K61花岗闪长岩杆品中的19颗锆石的εHf(t)值为-4.65~8.98,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TCDM=1.41~1.68Ga)。而样品K63-1中18颗锆石的εHf(t)值为-4.81~8.33,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TCDM=1.41~1.64Ga)。结合东昆南构造带内发育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和晚二叠世-三叠纪碎屑沉积岩地层,以及晚二叠世格曲组与晚石炭世的浩特洛洼组的角度不整合现象。早三叠世洪水川组的沉积组合具有古俯冲带之上(活动的古构造背景相关)弧前盆地的沉积特征,其碎屑组分主要来自北侧的岩浆弧。因此,综合昆北地区出露的晚二叠世时期岩浆岩是在陆缘弧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
岩石学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罗明非 莫宣学 喻学惠
地质过程与矿床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03-50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