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义敦岛弧中甸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
义敦岛弧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羌塘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之间,沿岛弧中央线从北至南广泛的分布着燕山晚期的花岗岩体及相关的矿床.本文对义敦岛弧南端中甸地区新发现的四个燕山期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来源及成因进行介绍,并对它们的动力学背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甸地区的四个岩体可能主要来自于较厚下地壳在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部分熔融而形成母岩浆,后经历了较高程度的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长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副矿物的结晶分异而形成的从埃达克质岩石到高分异I型花岗岩系列的岩浆作用。由于义敦岛弧晚白垩纪成岩成矿年龄(115-75Ma),与拉萨板块和羌塘板块白垩纪碰撞的时间(145-80Ma),以及与藏东地区区域抬升的时间(154-72Ma)相耦合,指示义敦岛弧(包括中甸岛弧)燕山晚期的岩浆及矿化作用,可能与拉萨板块和羌塘板块碰撞而引起的东侧伸展作用有关。
岩石学 花岗岩 成岩机理 动力学分析 燕山晚期 藏东义敦岛弧中甸地区
王新松 毕献武 冷成彪 陈佑玮 黄定柱 唐永永 许岳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昆明 65005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19-521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