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梁河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混合作用: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滇西腾冲地块位于班公湖-怒江-龙陵-瑞丽板块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密支那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西南三江构造带南段.发育多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以不同类型花岗岩为主的波密一腾冲构造岩浆带.笔者通过对滇西芒市梁河地区详细的区域地质填图,在滇西粱河县勐养村及附近发现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岩墙构成的环状杂岩体及花岗闪长岩中含有数量不同、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暗色闪长质包体,并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本文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和闪长质岩石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揭示本区花岗岩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勐养早白垩世侵入岩形成于碰撞后岩浆弧环境。闪长质包体的原生岩浆应是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黑云二长花岗岩浆可能来源于木区中晚元古代高黎贡山群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为幔源岩浆与高黎贡山群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混合的产物。腾冲地块早白垩世侵入岩与班公湖-怒江-沪水-瑞丽洋盆的闭合、洋壳向南西俯冲及板块间的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
花岗岩 锆石年龄 构造运动 同位素测定 岩浆作用
邹光富 毛英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1 成都岩矿分析测试中心,四川成都 61008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2-12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