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Mg同位素研究

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为加厚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但具有较高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和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为18.183~18.413和38.910~39.308,暗示源区有再循环的碳酸盐岩加入。此外其Sr,Nd同位素特点、O同位素组成、较高的Ba/Th(13.6~288.7)和较低的Nb/U(<10)也支持这一特征。为此,选择了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之一的苦子干岩体为对象,探讨再循环碳酸盐岩对岩体Mg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苦子干碱性花岗岩类具有较低的Mg同位素组成。其中最接近原始岩浆成分的样品(即Mg0含量较高,Si02含量较低)Mg同位素组成最轻,显著低于平均地幔值,表明其Mg同位素组成受到再循环的碳酸盐岩影响。此外,苦子干岩体主要富Mg矿物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分馏,与Ⅰ型花岗岩暗色矿物Mg同位素组成基本无分馏不同。缘于碱性花岗岩类的暗色矿物组成与Ⅰ型花岗岩不同,除黑云母和角闪石外,还含有碱性辉石。全岩的Mg同位素组成与分异过程和矿物组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岩体的Mg同位素变化可能受结晶分异过程影响。

碳酸盐岩 镁元素 同位素测定 结晶分异

柯珊 滕方振 刘盛遨

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Isotope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USA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天津

中文

20-20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