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祁连浪力克铜矿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浪力克铜矿床隶属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的冷龙岭复背斜的中部,位于直河-俄博沟-浪力克-红腰线延伸冷龙岭火山岩带中,前人对其形成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洋盆环境(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门源幅,2006)、大陆裂谷环境(王星,2008)、弧后盆地环境(许志琴,1997)和岛弧环境(贾群子,2007;余吉远,2010)等认识,其成因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矿区内与铜矿化有关的安山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基础地质特征,运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等研究手段,试图对矿床形成环境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矿床成因及下一步找矿提供重要证据的支持.对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工作,初步研究认为浪力克铜矿床主成矿阶段为早奥陶世中-低温火山热液期,形成典型的铜矿体及阳起石-绿帘石等蚀变带,在晚奥陶世-志留纪闪长纷岩体沿火山机构和环状断裂上侵对早期形成铜矿化进行进一步改造,并形成硅化蚀变带。

地球化学 铜矿床 地质年代 锆石年龄 同位素测定

郭周平 孔会磊 白赟 张江伟 李长安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天津

中文

64-64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