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鸽子岭铜铁矿流体演化与成矿物质来源-来自H-O-S同位素的证据

鸽子岭铜铁矿地处太行山北段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中,矿床受燕山期闪长玢岩控制,矽卡岩型矿体产出于岩体与下元古界高于庄组白云岩和奥陶系灰岩的接触部位,主要为含磁铁矿蛇纹石化矽卡岩;后期热液交代透辉石矽卡岩形成石英脉型铜矿化.马国玺(1997)认为该矿床属于热液叠加矽卡岩型铜 (铁)矿床.为了研究本区流体演化特征,对矿区矽卡岩期石榴子石,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镜铁矿和黄铁矿,碳酸盐阶段方解石脉和石英脉进行了氢氧同位素的的测试,为了探明物质来源,对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硫同位素的测试.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发生了以挤压为主到伸展为主的转变,并出现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吴福元等,2008;郑永飞等,2009),大量地壳重熔为花岗质岩浆。鸽子岭闪长纷岩正是在乌龙沟断裂的影响下于此时期侵位(高永丰等,2011),因此成矿物质更多的显示出幔源的特征。

铜铁矿床 流体演化 成矿物质 同位素测定

周伟 宋扬 胡建中 丁海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天津

中文

92-92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