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悖论:基于股利掏空理论的解释
本文运用股利掏空理论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大比例现金分红的异常现象.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超募比例、限售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越高,则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并且股利分配预案公告对公司长期和短期股价均会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这些证据支持了现金股利“掏空理论”.另外,本文进一步发现有关分红的“信号理论”、“流动性理论”、“迎合理论”等均不能很好解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悖论.本研究揭示了在股票全流通的制度环境中,控股股东可能在IPO禁售期内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套现,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真相,这对于加强公司异常股利政策行为监管和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市公司 创业板 现金分红 政策环境 股利掏空理论
强国令 李曜 张子炜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乌鲁木齐,83001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海,200433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深圳,518028
国内会议
石河子
中文
1-17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