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探析

金融危机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存废问题的激烈争论,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洗刷了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罪名,但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顺周期性和估价偏差的缺陷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客观分析其优越性及局限性,由此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反思,并相应的提出改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首先,应完善非理性经济环境下估值技术的运用,尽可能不用第三级估计;其次,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努力降低金融工具分类、计量和报告的复杂性,使它更符合简化、透明、易于操作和理解的要求,为风险决策者提供相关的、可靠的财务信息;再次,大力提高财会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最后,应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提高其对公允价值评估和判断的审计能力。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目标规划 后金融危机

何帆 何跃群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北碚区,400700 西南大学审计处,重庆北碚区,400700

国内会议

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

石河子

中文

1-4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