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飑线形成发展与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2013年8月11日下午至晚上,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的天气形势和云图特征,并应用闪电定位系统、卫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这次过程的闪电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雹发展的不同阶段,闪电频数也会随之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该过程整个时段10min地闪频数具有多峰值特点以及高频数地闪持续性特点.闪电主要集中于回波强度>30dBz的区域,在回波合并过程中,闪电频数表现为爆发性增长,正闪电增长缓慢.降雹发生在正闪频数较大时刻,该时刻相对降雹时刻有10min左右的提前量.负闪的增加提供了风暴可能发展的判据.风暴面积和正负闪电频率的变化,可表明风暴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10min正闪频数的变化对降雹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正地闪密集区对应于地面大风区.

气象观测 冰雹现象 闪电频数 雷达回波

丁建芳 刘艳华 杨敏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河南省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

郑州

中文

174-183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