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上奥陶统上部五峰组及同期地层的对比和分布

华南晚奥陶世晚期,即凯迪晚期至赫南特期,广泛发育了五峰组黑色笔石页岩及同期多种不同的岩相类型,其岩性主要为黑色炭质、硅质页岩,发育有该时段全球最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基于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五峰组自下而上可建立4个笔石带.这一生物地层划分方案,不仅在华南可以广泛识别和对比,而且在全球也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陈旭等,2006).湖南中南部至广西东北部地区沉积了数百米厚的复理石沉积,分别为天马山组和田岭口组;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至浙江西北部,沉积分异最为明显,包括三衙山组、下镇组、长坞组、新岭组和于潜组,厚度均大于数百米,代表了从浅水台地碳酸盐岩泥丘相至台地边缘斜坡相和较深水浊流沉积复理石相的连续古地理格局。

地层特征 沉积环境 古地理 五峰组 上奥陶统

陈清 樊隽轩 张琳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

北京

中文

613-614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