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冷空气与地形相互作用背景下的局地对流暴雨
2013年6月4日白天北京地区出现了入汛以来首场全市性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此次天气过程是在弱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即:没有明显的西来槽和高空冷空气等天气尺度系统强迫作用,数值模式和主观预报在降水强度上均出现了漏报和偏差.本文分析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有下山过程中明显增强、远离山区后迅速减弱的特征,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局地性强,订正后的探空表现出显著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大的层结不稳定性、以及非常大的中低空垂直风切变等有利的环境条件;高空正涡度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条件,但不足以触发强对流,最显著的触发条件在于低层东部冷空气的回流侵入以及暖空气在冷空气和地形的共同强迫下的抬升,从而造成短时强降水对流天气.这种”东来”系统的强迫作用,以及上暖下冷的层结条件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夏季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
暴雨 过程分析 回流冷空气 地形作用 强对流天气
雷蕾 孙继松 王华 吴庆梅 丁青兰
北京市气象台,北京 10008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124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