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唐之际”太白昼见”记录的初步研究

在中国古代,”太白昼见”被视为大凶天象,常常出现于各正史之中.本文从东汉至唐代的正史中整理出192次太白昼见记录,借助Skymap等软件逆推昼见时太白的视星等、与日角距以及运动轨迹等信息.校勘这些记录,发现昼见时间和位置错误的29次,太白近日轨迹的9次.对它们进行考证后,统计记录中太白亮度和距日角度,得知大部分记录昼见时太白处于亮度高、距日远的情况,符合”天体在白天时的亮度越高、距日越远,越容易被观测到”的现代天文常识,由此认为史书中的太白昼见记录基本是观测的结果,应当可信.

天象记录 金星 历史文化 数据校勘

吕传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489-52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