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王永钧教授诊治慢性原发性肾病的经验与应用

基于长期的临证实践和文献研究,王永钧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可概括为:风湿之邪干预肾主封藏、主水、司开阖的职能(肾风、肾虚)。久病入络→久闭成痹,导致肾络瘀痹及肾微积形成(肾痹)→由体及用,肾的各种气化功能进一步衰减和丧失(肾劳)→病证进展,终致溺毒,甚而累及肾外多个系统。可见慢性肾脏病的发生、进展、及其在病程中的证候演变是邪正、体用相互影响的反复过程。若针对某一具体病例的某一时段,则其临床表现可以虚为主、亦可有以邪郁为主者,但更多的是虚实互见。在慢性肾脏病的漫长病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导致疾病加速进展的增恶因素,其中又以风、寒、湿、热、瘀痹、肝风、以及药源性肾损害为多见,均宜及时处理。至于本病的治疗时机,认为宜选择在慢性肾脏病(CKD)3期(肾小球滤过率GFR30~59ml/min)以及其前,CKD4期和终末期肾衰竭(GFR≤29ml/min),非透析/移植的内科治疗难度明显增加。

慢性原发性肾病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王永钧

陈洪宇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52-5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