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童少伯以阳损及阴治慢性肾炎的学术思想研究

童氏认为阳虚是慢性肾炎最早出现的现象,但是阴虚并非疾病后期才出现,而是由于阳虚症状较阴虚更为凸显,并且在水肿的治疗过程中无论温阳或利水,都是对阴分有所损害的;在水肿消退后,阴分必然受损。因此,水肿消退期时阴阳两虚的现象表现更为明显,而且以伤于阴虚者较多见。在水肿退后的阶段的治疗中,温肾阳的药应少用,而应多考虑育阴的方法;即使是并有阳虚证者,也应益气、潜阳而不宜温阳。在治疗中,童氏虽将“阳损及阴”的辩证,应用于慢性肾炎的始终,但是用于治疗阴损的滋阴药物并不是在慢性肾炎初期马上应用的,原因是滋阴之剂甘寒滋腻,损伤脾胃,宜使病邪稽留,须待水肿消退后或阳虚症状减弱、或阴虚症状明显时才能使用滋阴药物。针对慢性肾炎出现的不同的症状,有预见性用药,治疗中灵活多变,随证而治。

慢性肾炎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学术思想 童少伯

陈建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31-13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