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刘锐教授肾病舌脉合参经验及临床应用

中医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而其中的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具客观化诊断的方法之一。临床中可遇到多种舌脉征象,要根据具体征象结合病情进行分析。一是舌脉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同一证候:可表现为舌形态、舌质、舌苔或舌下络脉和脉的证候特点统一。如舌体胖大,脉滑,舌脉的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湿郁;舌质红,脉细数,舌脉的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热郁等等。又如舌苔薄白而润,脉滑细,舌脉的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湿郁;舌苔白腻而润,脉滑,舌脉的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湿郁或舌苔黄腻,脉滑数,舌脉的临床意义一致,均提示湿热等等。二是舌脉提示相异证候:可表现为舌形态、舌质和脉的证候特点不统一,也可表现为舌苔和脉的证候特点不统一。不统一可以舌象和脉象各自提示证候特点,而且均有临床意义;不统一可各取其证候分析判断,也可舍舌从脉,或舍脉从舌。如舌体瘦小,脉见弦大,舌脉的临床意义不一致,可各取其证候分析判断,即舌象提示阴血虚少,脉象提示肝郁不舒等等。三、正确掌握舌诊和脉诊的合参方法是正确诊病的有效途径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临床上舌诊和脉诊在具体患者中,可表现为同一性的证候特点,也可能表现为不同一性的证候特点,因此,临床中常常需要舌诊和脉诊互相结合,来分析判断患者的证候特点,以确定最后的证候,为立法用药提供依据。但舌脉合参也需要问诊和闻诊的合参,老师认为,四诊不可偏废,舌脉更为关键。

肾病 中医诊断 舌脉合参法 临床应用 刘锐

孙万森 安鹏 吴喜利 王竹 刘艳 谢君 刘军花 马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43-14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