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尿小管标记物在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尿小管标记物在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血清肌酐<106μmol/l的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测定尿小管标记物(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的水平.结果: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酶和尿RBP呈正相关(r=0.652,p=0.000),尿NAG酶和尿CysC呈正相关(r=0.785,p=0.000),尿RBP和尿CysC亦呈正相关(r=0.673,p=0.000);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尿ACR与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此外,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是尿CysC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与白蛋白尿之间有独立的相关性,且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记物.

糖尿病肾病 尿小管标记物 疾病预测 临床应用

孟宪杰 万毅刚 沈山梅 陈好利 史喜苗 黄燕如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鼓楼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南京大学医学院 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290-29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