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芪附汤调节ERK1/2信号通路改善UUO阳虚证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温阳益气法在中医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其代表性经方——芪附汤(《魏氏家藏》),其相关药理机制不甚清楚.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RIF形成的重要机制.在肾小管EMT过程中,上皮型黏钙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高表达是其标志性特征,并且,致纤维化因子可以启动多条信号通路而诱导RIF形成.其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是其经典的调控途径.在体内阻断其关键信号分子——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就能够在分子水平干预EMT,减少致纤维化因子表达,改善RIF.通过腺嘌呤灌胃联合左侧输尿管结扎(UUO)方法而建立RIF模型,在体内阐明芪附汤调节ERK1/2信号通路改善肾小管EMT而减轻RIF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表明,芪附汤具有改善模型鼠RIF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α-SMA、TGF-β1、CTGF蛋白表达以及下调肾组织ERK1/2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ERK1/2蛋白表达,改善肾小管EMT而减轻RIF.

肾间质纤维化 阳虚证 芪附汤 细胞外调节激酶 信号通路 输尿管结扎

尹雪皎 孙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341-345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