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及其制剂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瘀毒内蕴,具有通腹泻浊功效的大黄一直被作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流药物使用。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灌肠、静脉滴注等。中药保留灌肠法多以生大黄为主药,具有荡涤通腑、降浊排毒功效,适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邪实明显而正虚较轻者。根据慢性肾衰竭的不同临床表现,大黄均显示较理想的治疗作用。陈以平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在补肾生血同时佐以少量制大黄活血祛瘀,使补而不滋腻。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在祛风养血止痒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苏打粉外洗,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慢性肾衰竭常伴血脂代谢紊乱,有学者以生大黄同半夏、生山植、丹参等为基础方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紊乱。
慢性肾衰竭 大黄 中药制剂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文玉敏 张并璇 严美花 张浩军 李平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369-37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