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减轻雷公藤制剂毒性的处方规律探讨
本文探讨中医药减轻雷公藤制剂在生殖系统、肝脏、肾脏、血液系统毒性的处方规律.提出雷公藤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小,容易发生多器官的急慢性中毒,因此很大程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传统中医发展形成对毒性药物的多种减毒方法,如炮制减毒法、用量减毒法、煎煮减毒法、服法减毒法、配伍减毒法等。经加工后的雷公藤制剂出现使其毒性明显减少,但雷公藤制剂仍不够规范,各家药厂所生产的雷公藤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不尽相同,从而影响了其副作用的发生率,南京军区总院肾科应用江苏泰州制药的雷公藤多苷经验较多,认为其临床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另外考虑不同患者使用雷公藤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不同,这需要临床辨证辨病正确应用雷公藤制剂,并辨证处理其不良反应。降低雷公藤制剂毒性而不影响其疗效是未来研究方向,有研究表明,经曲霉菌种转化后甲醇总提取物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略有增强,且毒性明显降低。总体来说,要解决雷公藤制剂毒副作用且不降低其治疗作用的问题,必须不断继承既往的经验,同时需要有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的总结中医处方的规律性。
雷公藤制剂 毒性抑制 中医处方
毕礼明 朱冬云 陈英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无锡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无锡,江苏 214001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江苏 214001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375-376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