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在预测慢性肾脏病恶化中的应用
目的:慢性肾脏病经常伴随着小粘膜病变后的胃肠道出血.通过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粪便隐血阳性的发生率,探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在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恶化中的意义. 方法:使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检测2007年03月~2007年06月于医院肾脏科就诊的176例CKD患者和同期医院体检中心18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粪便隐血阳性发生率,同时对CKD患者的临床、生化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病人都随访至少4.5年. 结果:176例CKD患者IFOBT检测基线值为0.00(0.00-30.75)μg/L,高于180例健康组人群.38例病人(21.6%)到达了观察终点.IFOBT阳性患者年龄偏老,有更高的ESR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且血红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IFOBT和年龄有显著的相关性(r=0.175,P<0.05),并且和肌酐水平也有显著的相关性(r=0.171,P<0.05).另外,IFOBT和eGFR在CKD患者中呈现负相关(R=-0.20,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IFOBT值大于100 μg/L就会预示着肾功能的减退. 结论:CKD患者易发生胃肠道出血,IFOBT阳性可能预示着肾脏病恶化.IFOBT是可行有效地检测方法,对于CKD患者恶化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慢性肾脏病 胃肠道出血 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 临床应用
周慧 邵兴华 王琴 戚超君 倪兆慧 牟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200127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592-59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