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糖尿病肾病治疗难点分析--蛋白尿

现代研究表明,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的始动因素。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及功能发生了改变。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足细胞数目和密度出现改变。肾小球膜基质蓄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邻近的肾小管细胞内蛋白质的蓄积能引起炎性反应,而导致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葡萄糖毒性、糖化产物的形成、多元醇和己糖胺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被证实。而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炎症因子异常表达亦起重要作用。提出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为一种非一般邪气所能为的病势胶着、顽固不愈的病因病理概念。此时治疗应注重治毒。治毒亦应根据毒邪的性质而确定不同的解毒之法,如湿毒则祛湿,浊毒则芳香化毒、通腑排毒,热毒则清热,瘀毒则化瘀通络,痰毒则化痰,水毒则利水,虚毒则扶正等。可见解毒具有广泛的涵义,激活机体自身的解毒能力,使毒邪外出,是关键所在。

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周静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669-67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