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血四法”用于慢性肾病血瘀证的治疗
慢性肾病属于中医”水肿、虚劳、尿血”等范畴.疾病初期,邪气侵扰肾络,致肾络气血痹阻,即可有瘀血产生.瘀血阻于肾络,可使肾之气化不利,水液代谢调节失常,出现水肿、少尿;瘀血阻滞,血行不畅,络破血溢,出现尿色红赤或镜下血尿;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致血虚,久则阴阳两虚损及五脏,脏腑气血不和,津液代谢失常,日久生湿化浊,甚至聚而成毒,湿浊瘀毒阻于体内,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是疾病末期的表现.血瘀是慢性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贯穿疾病始终,是病情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慢性肾病血瘀证的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有积极的作用.“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是唐容川提出治疗吐血的四个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实为治疗一切血证的关键,亦可用于指导慢性肾病血瘀证的治疗。
慢性肾病 血瘀证 中医理论 治血法
裘怡
杭州市中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709-70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