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内静脉长期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例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延长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血管通路被称之为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目前随着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引发的肾功能衰竭比例增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为建立自体动静脉内漏术增加了难度.因血管条件差,无法施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或反复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病例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末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问世,给很多疑难血管通路的病人带来了希望.但该项技术也存在感染、血栓形成等问题,尤其是由血栓形成并发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使很多病人面临着拔管的问题. 在临床上防止颈内静脉长期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发生,预防是其关键。建议每日给予肝素钠注射液封管,必要时定期于尿激酶封管。在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上可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抗凝,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双嘧达莫口服以抗血小板聚集,三七粉口服以化瘀通络,疏血通注射液静点。本文所报道的2例病人发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后处理方法基本相同,经治后10天后浮肿均能改善,所不同的是病例1因眼底出血而疗程缩短,而病例2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故疗效较好。在这里不能忽视的是疏血通注射液的作用,疏血通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具有破血逐瘀通络的作用,药理研究认为疏血通同时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和降纤作用,但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注意出现的有无出血倾向。

血管通路 颈内静脉长期置管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中药注射疗法

崔成姬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773-77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