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补肾疏肝祛湿法治疗卵巢早衰妊娠成功1例

本案患者卵巢早衰诊断明确,治疗历时5年,除间断激素替代治疗,大部分时间以纯中药治疗,期间曾有排卵性月经恢复,并有2次妊娠。治疗初始,患者既往月经正常,月经稀发至闭经,起因于一段时期内的生活状态。学习紧张、压力过大,致肝气不舒,肝失条达,冲任失畅,胞脉阻滞,故致月经稀发;日久冲脉血海不足亦致肾之气阴不足,更致闭经;潮热汗出、口渴、带下量少、阴道干涩等症为阴虚之象;首诊舌暗红,脉弦细亦为肝郁肾虚之征。然首诊时,患者舌苔白于厚,为感受湿邪之象,湿邪阻滞胞脉亦可导致闭经。故本案初诊辨证为肝郁肾虚,湿阻胞脉。既有湿重,治疗思路以先祛外邪,即祛湿化湿为主,湿去再行养阴之法,否则恐养阴之品过于滋腻易生湿,愈加重胞脉湿阻。是故,首诊及以后数诊药用桔梗、浙贝、茵陈、扁豆、生薏米、清半夏、鸡内金、大腹皮多味,着重调理气机,化湿利湿;少用柴胡、郁金疏肝;仅以蛇床子一味温肾化湿。至湿祛,转以疏肝补肾违法治疗。以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诸入肾经之品,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以北沙参入肺经,养肺阴,清虚热,滋肾水,藉补肺之气阴,加强肾之气化作用,如《得配本草》曰北沙参“补阴以制阳,清金以滋水”;以柴胡、郁金舒肝郁;以丹参、茜草、月季花活血通经,疏通任脉;以夏枯草清肝热;以蛇床子、菟丝子平补肝肾。诸药配伍,补肾疏肝解郁,兼清热活血,补而不腻,温而不燥。

卵巢早衰 中医治疗 补肾疏肝祛湿法 病例分析

滕秀香 李培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00010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495-496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