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调查及主要病原分离与药敏试验

本文采用临床诊断法及隐性乳房炎试剂诊断法对浦东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按乳区计算,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为13.0%,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5.2%.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是引起浦东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分离率为最高.耐药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β-内酰胺类药物及复方新诺明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病原菌、环境和牛体是控制乳房炎发生的关键环节,在今后奶牛乳房炎的控制中,应该继续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上述三个环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加强日常饲养与营养管理的同时,适当运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可以采用新兴基因药物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乳房炎,保障浦东地区奶牛养殖业适应都市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奶牛乳房炎 病原机理 药敏特性 饲养管理

金耀忠 万世平 姜法铭 龚志亮 曹杰 瞿瑜萍 叶承荣

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200

国内会议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60-16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