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密切接触儿童预防用药后病原阳性检出率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手足口病密切接触儿童预防用药后病原阳性检出率的变化,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随机分为4组,预防1组(中药组)、预防2组(中药+干扰素组)、预防3组(干扰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疗程7天,投药后观察随访4周,统计发病率,并随机抽取部分儿童采集大便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病毒特异性核酸(PCR)检测.结果:中药组、中药十干扰素组、干扰素组、对照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预防组之间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预防组与对照组大便标本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发病儿童与未发病儿童EV71PCR、CoxA16病毒PCR总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防用药虽能显著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但不能有效降低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检出率,分析原因可能与投药剂量有关.
手足口病 密切接触儿童 预防用药 病原阳性检出率 疗效评价
王明月 杨海英 张全发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01 成武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成武 371723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81-28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