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MIP5模式中P-J遥相关型再现性及对东亚降水、层云/海雾的影响

本文利用CMIP5中15个模式的位势高度、风场、降水和云水混合比等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ICOADS能见度观测资料和GPCP降水等资料,研究了模式对太平洋-日本遥相关型(Pacific-Japan teleconnection pattern,P-J型)和东亚降水再现性,并预估未来东亚气候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评估的15个模式中多数模式EOF第一模态表现为P-J遥相关型,所占方差贡献大于观测资料结果;对气候态环流场或降水场模拟较好的模式对P-J遥相关型模拟能力较强;P-J遥相关型的再现能力强的模式中多数模式空间分辨率较高.在相对中性的RCP4.5排放情景下P-J指数趋势不显著,以年代际振荡为主.2040至2060左右P-J遥相关型以正位相为主,江淮流域偏旱的概率较大,东海海雾可能偏少,日本以东海雾的发生率可能增加.2075以后以负位相为主中国华南和江淮流域降水可能增加,东海海雾可能偏多,日本以东海雾的发生概率减小,与CMIP5云水混合比预估结果一致.

气候学 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气象观测

龙景超 张苏平 陈阳

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66100

国内会议

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

广东湛江

中文

437-44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