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以海南洋浦湾海域的六个位点为监测对象,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表层海水中14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了PAHs的不同季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污染来源,并与国内外其他河口及海湾海水中PAHs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洋浦湾海域水体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多环芳烃污染,14种PAHs总浓度范围为426.52-936.71ng/L,平均总浓度为570.48ng/L,其中萘的浓度最大,占PAHs总量的59.5%.2~5环PAHs分别占总浓度的59.5%、19.1%、20.6%、0.78%,5环在部分采样点中未有检出,6环均未检出.该海域PAHs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冬季(均值677.67 ng/L)和春季(均值655.11ng/L)PAHs含量明显高于秋季(均值485.88ng/L)和夏季(均值463.26ig/L),其中冬季各样点平均含量最高,除S2(污油码头)外,各采样点含量在夏季均最低.旱季水体中PAHs浓度明显高于雨季.工业码头和港口PAHs浓度低于渡口、渔港等生活区.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春、夏、秋季洋浦湾表层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冬季生活区主要为高温燃烧源,工业区则来自石油源.
海水污染 多环芳烃 分布规律 含量分析
黎平 刁晓平 赵春风 杜俊俏 冯少君 王富强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570228 海南大学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28;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口 570228
国内会议
广东湛江
中文
531-53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