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吸入性肺炎的中医经验治疗

文章从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阐述了1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中医治疗。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发热、咯痰,舌脉为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符合风温肺热病,结合患者肢体浮肿、伴咳喘,属“痰饮-溢饮”范畴。患者本次住院,为邪实内虚、虚实杂杂。体内的痰热之邪,以及因此需使用的清热化痰之寒凉药物,也会进一步损伤脾阳,加重脾虚,所以需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杀灭细菌;事实上经有效抗感染后,患者痰色转白、痰量减少,亦达到清热化痰之效。另一方面,使用币药调理本虚,予真武汤以温阳利水、五苓散以利水渗湿和温阳化气。待脾阳恢复得以运化水微精谷,肾阳温煦得以蒸化水液后,痰饮消失后,再改方为二陈汤,以燥湿化痰、宣肺止咳,达“培土生金”之效。最后,患者出院的中医诊断先后为风温肺热病(痰热郁肺)、溢饮(脾肾两虚),治疗上予清热化痰、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为法。因患者虚实杂杂,本虚标实,若先实脾肾两虚,会导致关门留邪,痰热难去;若光清热化痰,会进一步损伤脾阳,导致病情加重;若标本兼治,中药药味太多,难以突出药效;中西结合,予抗生素治疗痰热之邪,中医调理脾肾两虚;待脾肾己实,痰热已去,停用抗生素,可随证选用二陈汤加减,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吸入性肺炎 中药治疗 药理作用 临床疗效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

烟台

中文

293-294

2013-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