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饮(肺源性心脏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对建立的支饮型(肺源性心脏病)大鼠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Wistar大鼠40只,每组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观察造模后模型组与正常组一般情况、肺功能、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指标、血液流变学和病理结果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肺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与右心肥厚指标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结果改变符合病理改变.结论:用本实验方法建立支饮(肺源性心脏病)大鼠模型是可行的.
肺源性心脏病 病理机制 动物模型 综合评价法
李泽庚 王浩 王传博 童佳兵 杨程 李达 方莉 张念志 季红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1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合肥230601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416-419
2013-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