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对HepG2细胞表达CD133和AFP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对肝癌细胞株HepG2肿瘤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和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与替比夫定共育组)和对照组(单纯细胞组).实验组加入含替比夫定(10umol/L)培养液与细胞共育,对照组只加不含替比夫定细胞培养液培养.隔天更换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至80-90%铺满培养瓶时,收集细胞.1)4×105细胞/ml被用于流式细胞仪双染法检测HepG2细胞表面CD133的表达:2)1×107细胞/ml被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细胞内AFP含量:3)1×107细胞/ml被用于提取RNA,等量的RNA分别被用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CD133和AFP的表达.每组细胞三个培养瓶,重复3次,将各次实验数值取均数,用于统计学处理.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的CD133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0.83%±0.02%和1.9%±0.04%;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得两组细胞内AFP的数值分别为:149.07±3.57(μg/L)和180.32±3.92(μg/L);3)定量PCR检测,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CD133mRNA和AFP mRNA的表达分别为:0.609±0.057和0.956±0.132,1.061±0.034和2.507±1.379.统计学t检验处理各实验数据,CD133阳性细胞率、AFP值、及CD133mRNA和AFP mRNA的表达,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替比夫定与HepG2细胞共育后CD133和AFP的表达均减少.结论:替比夫定抑制HepG2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的表达,降低AFP合成,这可能是核苷类药物治疗肝炎延缓肝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肝癌 替比夫定 人肝癌细胞 甲胎蛋白 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 基因表达
王立巍 艾迎春 袁禧先 卓越 陆基华 黄绍萍 邱趁丽 程计林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消化科;吉林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消化科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25-232
2013-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