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伤寒论》”心肾不交”证及其临床意义

关于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本文通过从《伤寒论》方证解读《黄帝内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内涵与临床意义,认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中医”心肾相交”理论的基础,并重点从君、相二火的功能及状态失调论述了《伤寒论》中心肾不交的方证及其相关经方的临床运用.文章分四部分阐述:1、君火痞塞,独焰于上:大黄黄连泻心汤证;2、君火痞塞,相火不应:附子泻心汤证;3、君火不明,相火不位:桂枝加桂汤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4、相火不位,肝风内动:真武汤证.文中各部分作者皆引其临床验案以求证之.

《伤寒论》 心肾不交证 方剂学 临床应用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十一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27-31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