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对12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观察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其分布特点.结果:12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辨证为气郁痰阻证40例,肝胃郁热证39例,胆热犯胃证15例,中虚气逆证15例,瘀血阻络证11例,比例分别为33.33%、32.5%、12.5%、12.5%、9.17%.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虚实证候分布显示气滞证89例占74.17%,痰阻证79例占65.83%,郁热证64例占53.33%,湿阻证占55例占45.83%,血瘀证20例占16.67%,气虚证47例占39.17%,阴虚证11例占9.17%,大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多种证候的兼夹.结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气郁痰阻证和肝胃郁热证较多见,肝胃气机升降失常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痰阻和郁热是其发病中的重要的病理因素,本病证候要素组合复杂,多表现为证候兼夹。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候 临床诊治 效果评估

朱生樑 孙永顺 张秀莲 韩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贵阳

中文

80-81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