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教授通降法治疗慢性胃病的思路探析
慢性胃病是一种常见病,可见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烧心等症状,根据以上常见症状,通过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多属于祖国医学胃痛、胃痞、纳呆、嘈杂、吐酸等疾病范畴,相当于于西医的胃食管反流病、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慢性胃病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洁/节,起居失常;气候变化,外感风邪,寒湿入侵;情志影响等.本病病位在胃,脾胃同属中焦,是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此外,肝、胆、肠及其它脏腑与脾胃关系密切,上述各种病因均可造成脾失健运,胃失通降,气血生化乏源,气机升降失调,致使胃膜失去气血濡养或易受病邪入侵而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胃腑纳腐乏力,则使通降失和,遂成慢性胃病.唐旭东教授认为,慢性胃病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久病多表现为脾胃虚寒、气阴两虚,或脾胃湿热、虚中夹实、寒热错杂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顺”,慢性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以恢复脾胃的通降功能为根本的脾胃”通降理论”为大纲,兼辨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的小八纲理论为指导,从辨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等方面综合把握病机,进行施治,恢复脾胃的通降功能。
慢性胃病 通降法 临床疗效 唐旭东
苏敏 李振华 李保双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224-225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