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结肠P物质及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IBD),病变累及肠黏膜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为进一步探讨神经-免疫信号物质、炎症因子与CD发病的关系及白术茯苓汤的干预作用,本文观察了该方不同剂量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肠粘膜SP和血清IL-8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表明5:4及2:1为白术茯苓汤抑制脾气虚CD大鼠SP与IL-8分泌的最佳配比。白术茯苓汤此配比,不仅健脾之力强,且祛湿之功亦佳,针对了CD脾虚滞湿的基本病机,通过抑制神经-免疫间的重要介质SP,从而下调重要致炎因子IL-8的分泌,进而减轻结肠的炎症反应。但白术茯苓汤是通过何种机制抑制脾气虚CD模型SP,又是通过什么具体途径影响下游细胞因子IL-8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脾气虚克罗恩病 结肠P物质 血清白介素-8 白术茯苓汤 剂量配比
贾波 岳美颖 刘兴隆 李晓红 张丰华 祝捷 闰华 彭腾 姜岑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63-465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