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教授运用中药足疗方的经验
徐老治疗脾胃病特别重视中医综合治疗,尤其是外治疗法的使用,如中药足疗、灌肠、外敷等,灌肠主要用于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等,外敷多用于腹胀、腹痛,而中药泡脚则运用非常广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徐老认为中药足疗方不仅可以与内服药同用,增加疗效,更重要的是有补偏纠弊作用,内服有碍,不方便服药者可采用泡脚方法,扩大了中药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中药使用的依从性.使用中药足疗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根据胡洛仪《礼瀹骈文》谓:”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的原理,使用外用药也要辨证施治,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的治疗原则,与内服药同法;二、以温经通络,透皮吸收为原则,要用一些温热性药物和行气活血药物,如干姜、肉桂、川芎、红花、莪术、当归等,能够流通血脉,活血通络,还可加几滴风油精帮助药物透皮吸收;三、辨病用药,如肿瘤用仙鹤草、蛇舌草、龙葵,胰腺炎用虎杖、败酱草、黄柏等;四、颜色要恰当,不要太黑,不要太清,如溃疡性结肠炎可用仙鹤草30克、地榆30克、红花6克、虎杖15克泡脚,虎杖色黄,红花色红,地榆色黑,黄红黑三色,煎煮后颜色较好.五、药味不宜多,3-6味,用药量要比口服药量大,因为不需要经胃吸收,不会对胃产生刺激性.在使用中药足疗的俱体操作方法方面,徐老亦有很丰富的经验,具体做法是泡脚水温要控制在60-70度,不断加热水,保持温度,浸泡双脚,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自行用两脚掌和脚背互相搓擦,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每次20-30分钟,每日二次,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中药足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1、溃疡性结肠炎徐老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便夹有粘液、脓血,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属中医”痢疾”范畴,病机主要为湿热壅滞肠腑,气血失调,所以治疗当依据刘河间”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原则,侧重调气行血,凉血止血;对热毒盛者加用清热解毒药,常用药物为地榆30克,仙鹤草30克,川芎10克,白头翁30克,鸡冠花30克,虎杖15克,当归15克,鬼针草30克等.2、胰腺疾病:胰属脾,《难经·四十难》谓:”脾重二斤三两,广扁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似即指脾.胰病往往与胆病相关,胆为甲木,胆汁郁结,疏泄不利,可以犯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脾运失健,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又可以影响胆汁排泄.徐老治疗胰腺病的足疗方常由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药组成,常用药物有红花15克、虎杖15克、败酱草10克、苍术15克、川芎15克等,如为胰腺癌则加用仙鹤草50克,龙葵30克.3、胃癌:因胃癌到中医院就诊患者多因癌症晚期没有手术机会,希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还有就是希望改善化疗后的反应,这时患者往往饮食难进,内服药很难下咽,而中药足疗则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徐老这时往往采用活血化瘀和抗癌解毒药同用的方法,并适当加用一些辛温药物,帮助透皮吸收.常用药物有虎杖20克,川芎10克,姜黄10克,仙鹤草30克,龙葵30克,苍术15克,莪术10克,红花6克,半枝莲30克,玄胡索2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地鳖虫15克,蛇舌草30克等。
脾胃疾病 中药足疗方 疗效评价 徐景藩
叶柏
江苏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568-569
201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