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临床资料,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100例(100眼)分为治疗组55例(55眼)和观察组45例(45眼).治疗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改良措施主要有:术前星状神经节阻滞降眼压,采用表面麻醉和2%利多卡因棉片巩膜面浸润麻醉;用隧道刀做板层巩膜瓣;在小梁切除部位做前房穿刺,慢放房水;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术中散瞳,术毕睫状肌麻痹剂应用.结果:治疗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眼压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1535,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观察组(t=39.8010,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观察组(t=11.3219,P<0.01).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仅挽救部分视功能,减少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眼压控制更好,还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青光眼 改良小梁切除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张沧霞 郑艳霞 孙卧林 崔艳琨 王庆金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79-84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