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特征.方法:临床确诊为AZOOR的患者5例患者5只眼纳入研究,健眼为对照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90D裂隙灯前置镜检查、视野、ERG、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mf-ERG),3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SD-OCT)检查患者的黄斑区,观察分析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和对照眼比较分析黄斑区的厚度差异和结构改变.结果:SD-OCT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外层损害,损害的位置和范围不同,这些损害的共同特征是IILM层光带信号强度不均匀,局部显示模糊甚至局部缺损,局部区域向下凹陷。IS/OS光带出现强度减弱和部分区域断裂、消失的现象。而在几乎所有的患眼病变区域COST层模糊或消失很难分辨出来,RPE层则没有显著的结构上的改变,但是在病变区域可以看到此层细胞反射信号也发生紊乱。患眼与对照眼黄斑中心处厚度无显著差异(t=0.95,P>0.05),但是中心凹处ILM-RPE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眼(t=-4.09,P<0.05),并且ILM-RPE厚度的降低与视力呈负相关(r=-0.937,P<0.05) .结论:AZOOR患者的视网膜损害多位于外层,其中COST层损害最为显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ILM层至RPE层变薄的现象,可能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病理诊断 临床试验
孟忻 刘广峰 顾铮 范颖 高新晓 蔺洁 王华 贾羽颂 汪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167-173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