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斜肌联合手术对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下斜肌减弱联合上斜肌加强手术对矫正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及眼球外旋转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3.1-2012.9.31在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患者17例,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3~19岁,平均7.6岁;单独发病者10例,合并其他类型斜视者7例:右眼发病者8例,左眼9例。17例患者均行双眼下斜肌减弱联合麻痹眼上斜肌止端的前1/3部前徙术。其中,第一眼位无垂直斜视的患者行双眼下斜肌断健术;第一眼位垂直斜视<15△的患者行高位眼下斜肌断健+后固定,低位眼下斜肌断健术;第一眼位垂直斜视>15△的患者行双眼下斜肌断健+高位眼上直肌后徙术。合并水平斜视的患者行相应内外直肌手术一并矫正。合并垂直性分离斜视的患者行双眼上直肌后徙术。术后分别于1周、1月、3月及半年复查眼位、眼球运动、头位、眼底像及双马氏杆检查。结果:17例患者均规律复诊6个月以上,术后效果稳定。所有患者眼位均达到正位,各方向眼球运动无受限,未出现医源性Brown膜鞘综合征。刻记侨正效果:17例患者头位均达到0~5°的正位或基本正位,且未出现过矫导致的对侧头位倾斜。头位矫正效果评价标准:头位倾斜角度>150为无效,头位倾斜在5°~15°为改善,头位倾斜0~5°为头位矫正。主观旋转检查:部分患者术后早期DMRT检查示麻痹眼出现轻微内旋转,但均未诉主观旋转复视,随时间的推移,内旋转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客观旋转检查:眼底照相检查示双眼FDA较术前明显减小,部分呈轻微内旋转状态,远期回退不明显。结论:上、下斜肌联合手术对矫正头位倾斜明显的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效果显著。术后早期麻痹眼发生轻微主观内旋转,远期内旋转消失。客观检查效果稳定,远期无明显回退。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下斜肌断健术 上直肌后徙术 临床疗效
宫华青 陈平 张静 万鲁芹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418-419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