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的婴幼儿眼睑眶周血管瘤29例.根血管瘤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所见特征区分为2组:单纯血管瘤组19例,血管瘤合并血管畸形组10例.对其注射治疗次数、注射后瘤体容积变化、以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组观察的婴幼儿眼睑眶周血管瘤2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0例,根血管瘤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所见特征分为2组:单纯血管瘤组19例,血管瘤合并血管畸形组10例.治疗前瘤体平均容积为(6.04±7.8)cm,治疗后平均容积为(3.42±4.08)cm3,治疗后血管瘤明显变小(t=2.34,0.01<P<0.05).其中,单纯血管瘤组治疗前平均瘤体容积为6.22±2.12cm3,治疗后平均容积为2.58±0.74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P<0.01)合并血管畸形组治疗前平均瘤体容积为5.70±1.38cm3,治疗后平均容积为5.01±1.63cm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0,P>0.05)。本组总有效率为79.3%,其中单纯血管瘤组达到94.7%,合并血管瘤畸形组为5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均需要多次局部注射治疗,单纯血管瘤组,血管瘤为3.58次,合并血管瘤畸形组为4.10次。合并血管瘤畸形组中无效病例占到50%.其中有3例患儿最终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而治愈。并发症较少出现,包括注射后一过性体温升高,注射局部皮下淤血及肿胀,短时间内均可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操作简便,不留瘫痕,并发症少,且可以多次重复进行,即便无效改行手术治疗也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利于手术切除,可作为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一线治疗方式。

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临床疗效

崔燕辉 吴倩 白大勇 曹文红 樊云葳 张诚玥 于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二届中医眼科学术年会暨山东省第十七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455-456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