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河猴SIVmac239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的试验观察
目的:复制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探讨该动物模型急性期的变化特征,为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艾滋病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急性期变化内容.方法:对15只健康中国恒河猴进行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3个月内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健康恒河猴接种病毒株后3个月体重及BMI指数比较稳定,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在感染第10-14天病毒载量达到高峰(6.72±0.44)个1g,此后整体表现为水平波动下降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后出现显著改变,CD3、CD4、CD8计数和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D4/CD8比值感染后2周内明显下降,一般在病毒载量高峰时表现为最低比值为(0.86±0.29),随后比值缓慢波动上升.感染3个月内共有3只感染猴临床症状明显,其中1只出现腹泻、2只出现摄食下降等临床症状.结论: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与国外印度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亚急性期相似,研究内容为中国恒河猴应用于艾滋病模型研究的标准化建立补充了更详尽的亚急性期变化内容.
艾滋病 亚急性期 免疫功能 动物模型
陈静 符林春 张清仲 李茂清 陈剑涛 胡董仁 周红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405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204-210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