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意义
中医神志病原属传统中医内科疾患之一类,其理论基础同样依赖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与其他内科疾病的理论基础存在共性之处.然而中医神志病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疗体系上又存在其明显的独特之处,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及西医诊疗的局限性,亟待挖掘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的潜力,故而需要系统构建一套能够更有效服务于中医神志病临床的理论体系,本文论述了其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意义和总体设想:首先,基于中医脏神相关理论及脏腑交互影响理论,构建中医神志病发生机制及病理机转体系。其次,基于中医七情(五志、五神)网络学说构建中医神志病心理发生机制体系。再次,基于神脏相关理论和中医自身内外、身心整体观念,总结中医神志病诊断、辨证、治则理论体系。最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特点,总结中医神志病临证方药理论基础,包括常见神志疾病治疗方剂的方义分析、药性理论分析。
神志病学 中医理论 体系构建 价值评价
赵永厚 贾竑晓
黑龙江神志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证治规律重点研究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0-74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