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的学术特点和临床实用价值
《得配本草》成书于清、康乾盛世,三位作者,长期合作,久隐民间,悬壶济世,直接为民众诊疗疾苦。同时,深人学习研讨了汉《神农本草经》、《唐本草》,宋《证类本草》,明《本草纲目》等中药学代表著作的基础上,实地对每药每病亲自实践验证,三人独立思辨讨论,积数十年之经验后,以《本草纲目》为准绳,始编篡著成《得配本草》一书。该书厘清了中药学、本草学前代许多混淆不清之处,有很多独特见解,对存疑处,多留余地,以侯高明增补川。书中内涵丰富,学术特色鲜明。对每味中药名称、别名、俗名、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配伍运用描述十分详细。且对畏、恶、反、使、禁忌,炮制方法,炮制种类也很详尽。使读者既能明了单味中药的使用,也能了解在具体临床处方的配伍使用。是一部既适合于从事中药技术工作者使用,又适合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使用的中药学著作。
《得配本草》 学术思想 临床应用 价值分析
欧之洋 银赟
四川省邛崃市中医院 四川邛崃61153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5-46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